教學內容請至新網站

所有跟教學直接相關的文章都移到
阿梅的生物圈一號
包含教學計劃、講義及投影片。
陸續新增中喔!

2008年3月10日 星期一

20080310科博館的"木"不轉"莖"演講



真是對不起大家,讓各位看了這麼久的照片。阿梅現在來報告啦~


婦女節的時候跟阿簡去台中科博館參加"木"不轉"莖"演講,有好多的收穫喔。


講師不斷的明示是台灣人就要聽得懂台灣話,講師也不斷的用台語舉很多例子,雖然我聽得懂也會說台語,但是還是覺得很不恰當。因為這是一個公開的演講,應該選用最多人使用的語言,而且,一直重複提起"是台灣人就要聽得懂台灣話"也讓人很錯亂。我以為這種觀念已經不存在了,難道講客家話的人就不是台灣人嗎,那我的原住民學生裡有很多也不懂"台灣話",不知道在該名講師眼裡是否只是住在台灣的"蕃仔"(台灣話)
這種根本不尊重多元文化的價值觀我以為只有在20年前的電影中可以看到。再說,"台灣話"跟對岸的某些地方可是相通的呢。


離題了



一、木材標本的種類
1.三切面薄片
2.樹皮標本
3.徑切面、弦切面及橫切面標本(徑切面的木材紋路一定是直的,弦切面則會有橢圓形的花紋)
4.板材、圓盤、枝條、盒裝、立體、罐裝標本、文物
國際的木材交換標本規格:長12-20公分、寬6-12公分、高1-2.5公分


二、木材簡介
1.針葉樹材-又稱無孔材或軟材
針葉樹的木質部中只有管胞,沒有導管及假導管,所以肉眼看起來沒有明顯的孔洞。
針葉樹木材的管胞之間,有縱向及橫向的樹脂溝,也是跟闊葉樹的區別之ㄧ。
將切面沾水較容易觀察樹脂溝
2.闊葉樹材-又稱有孔材或硬材
闊葉樹的木材中有導管及假導管,所以有肉眼可見的孔洞。
孔洞的分布是闊葉樹分類的重要依據。


三、木材鑑定時的觀察特徵
1.顏色、紋理及光澤:黑檀的木材有明顯的黑色區域、花樟的紋路複雜,楠木有特殊光澤。
2.香氣及味道
3.產地及年代
4.比重、質地、觸感、龍眼木
















四、肉眼辨識的觀察特徵


1.顏色-細胞壁的成分不同造成顏色的不同。
木材氧化後的顏色也會有變化,所以觀察木材時都需要刨新的切面。

像福州杉經過一段時間後顏色會變黑,所以福州杉又稱作烏杉。
而台灣杉又叫作紫杉也是這個緣故。
茄冬木材久置水中會變成黑色。


2.邊材及心材-心材填充較多單寧等次級代謝物,顏色會和邊材不同。
心材與邊材顏色的差異也是分類的重要依據。像烏心石、柳杉的對比就很明顯。


3.香氣-豆科植物的木材有惡臭
有些木材含有倍半萜類等高揮發性的成分,是精油的氣味來源。


4.木紋-年輪的型態也是重要特徵。
(1)針葉樹的木材要看春材到秋材的變化型態
紅檜的木材橫切面有兩個特徵 a.樹皮厚 b.春材往秋材的顏色變化是漸層的
扁柏的木材橫切面有兩個特徵 a.樹皮薄 b.春材往秋材的顏色變化是突然、對比明顯的
(2)闊葉樹的木材則主要是看導管線和木質線的變化型態
散孔材-導管的孔洞沒有明顯的排列形式,如樟樹、楓香、九芎、相思樹
輻射孔材-導管的孔洞成輻射狀排列(這個我一直分不太出來),如殼斗科(木紋是漂亮的波浪狀)、龍眼
環孔材-導管的孔洞成環狀排列(這個是最容易看的),如苦楝、櫸木、榔榆


















講師最後有整理最初步的分類方式
有導管--被子植物--依照環孔、輻射孔、散孔來分類
無導管--裸子植物--有樹脂溝者為松科,無樹脂溝且斷面有針狀結晶者多為杉科(最上面的照片)









沒有留言: